“刚柔交错,天文也;文明以止,人文也。关乎天文以察时变,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。”此乃文化。一种变成了习惯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价值,最终形成了一群人的集体意识。因此,文化是根,也是魂,是所有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。
湘西保靖,是一个神奇的地方。这不仅仅是酉水唯一穿越的县城是保靖,也有可能秦朝的洞庭郡也在保靖。保靖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云山,还有保靖酉水国家湿地公园。更重要的是,2006年5月20日,经国务院批准,茅古斯舞已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这些“国字号”金字招牌,是上天遗落在保靖的明珠。这里,我想说一说茅古斯舞。这是土家族的舞蹈。1959年,中央民族民间舞蹈考察团将“茅古斯”划入舞蹈范畴,并认定是中国舞蹈的源头之一。
你知道吗?保靖那个世外桃源般的村庄——首八峒,就是中国土家族的发源地。早在远古时期,土家族分为八峒,八峒之首就在今碗米坡镇首八峒村。那里至今还有八部大王庙遗址,还有叫不出名字的神兽,有遗落的石碑。
你如果去首八峒,那么一定会看见一种舞蹈:茅古斯。在酉水河边欣赏这种舞蹈,好像在触摸历史的痕迹,好像在聆听远古的足音。
看土家族最原始的舞蹈,热血会沸腾,精神会振奋。
土家族,自称“毕兹卡”,有服装,有语言,却无文字。土话,很多人不会讲了;茅古斯,很多人不会跳了。
茅古斯怎么来的?保靖的茅古斯,也许是土家族舞蹈的来源。
酉水河,是中国古“南方海上丝绸之路”,灿烂的历史文明,让保靖挖掘出特别多的国家一级保护文物。迁陵镇土碧村,是保靖第一次发现茅古斯的地方,如今这种舞蹈,在土家族广为流传。
现在说法最流行的是,第一次发现茅古斯的最大领导是中央民委的一位女领导。她来保靖调研民族文化时,看见了一场土家族表演茅古斯。粗狂、原始的茅古斯表演,让观看者瞠目结舌、赞口不绝,异口同声。该领导称,“茅古斯是人类戏剧活化石”!从此,“茅古斯”走了出来。
茅古斯舞,意思是“浑身长毛的打猎人”。茅古斯在土家语中称为“古司拨铺”,意即“祖先的故事”,主要用来表演土家祖先渔猎、农耕、生活等内容,是一种祭祀性舞蹈,被专家称为中国戏剧的“活化石”,是“中国舞蹈的最远源头”、“原始戏剧的活化石”。
看一场茅古斯表演,就如土家人的渔猎、农耕生产生活及婚姻习俗再现。那赤身裸体的肌肤上扎满的茅草,象征着怪异、野蛮、神秘;那腹前捆着的一根二尺余长并用红布包头的草把,代表着人类繁衍的工具,代表着男性的雄壮气势。
从现在挖掘的故事看,保靖的茅古斯,也许是土家族舞蹈的来源。
那么,茅古斯是如何表演的?
所有舞蹈的表演,都是和生产生活结合的,茅古斯也一样。茅古斯的舞蹈内容主要有“生产”、“钓鱼”、“扫堂”、“祭祀请神”、“打猎”、“挖土”、“钓鱼”、“读书”、“接亲”、“接官”等。他们动作粗野、粗狂、粗鲁,浑身抖动,进退自如,左右跳摆,摇头抖肩。这种融歌、舞、话为一体舞蹈,让人如痴如醉。
可以说,茅古斯保留了自然崇拜、图腾崇拜、祖神崇拜等上古时期遗存的种种精神符号,是土家文化珍贵的“活化石”。
—— END —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