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是民族英雄?我们的理解是指在“反抗外来民族的侵略、压迫的斗争中做出了杰出贡献人物,其中包括在反抗斗争中不畏强暴、不怕牺牲的人”。这样看起来,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比较著名的、大家都知道的民族英雄就有岳飞、文天祥、戚继光、郑成功、林则徐、张自忠等。在和平时期,为本民族做出杰出贡献的人物,也是民族英雄。比如鲁迅、钱学森、邓稼先等。
酉水横流,弹丸之地湘西保靖,也有个家喻户晓的民族大英雄。你知道他是谁吗?
现在我就摆一摆这个民族英雄,他的名字叫彭荩臣。
史书上记载,彭荩臣应为彭蓋臣。蓋读音有gài 、gě、hé 、 hài等四种,没有荩的读音。是不是在历史中,由于名字书写错误等原因,不得而知。我们现在熟知的这个民族英雄,就是彭荩臣。
彭荩臣生于明武宗正德五年,即1510年,是保靖州第二十任宣慰使彭九霄正妻冉代所生第三子。土司彭翰生下长子彭九霄,九霄又生三子,分别为长子彭虎臣、次子彭良臣、三子彭荩臣。
说到这里,就有必要简要说一说湘西土司。
今天我们来到永顺芙蓉镇,就是谢晋、刘晓庆拍《芙蓉镇》的王村,在街中间会见到“溪洲铜柱”。这个铜柱大有来源。
公元940年,楚王马希范与溪州刺使彭士愁经多年交战后议和,缔结盟约,划疆而冶,并铸5000斤铜柱为证。
那么,为什么会发生这个事件?这和溪州之战有关。
五代时期后晋天福四年,即939年8月至940年2月,现湘西永顺县境内发生了楚军平息溪州土家部族骚扰的作战。939年九月初三日,楚文昭王马希范命左静江指挥使刘勍同决胜指挥使廖匡齐,率领部众5000人讨伐黔南巡内溪州刺史彭仕然,彭兵败,遣其子彭师暠请降。楚王隧仿效东汉名将马援,立铜柱勒铭誓状于溪州。
也就是溪洲铜柱立下之后,以彭氏为首的湘西土司,统领酉水及其支流等北江,自置官吏,世代承袭。
湘西土司在五代和宋称刺史或知州,入元以后则称宣慰、宣抚、安抚、长官等司。但是在湘西统称为土司。至清雍正六年(1728年)后,改设流官,湘西土司遂废止,历时800余年。
彭荩臣就是保靖土司,于明嘉靖六年(1527)袭保靖宣慰使职。明嘉靖三十四年,彭荩臣领兵赴苏松征剿倭寇。王江泾之役,东南战功保靖兵为最,加三品服色,彭荩臣进阶昭毅将军。次年,彭荩臣再率兵8000,其子彭守忠亦选杀物3000,同赴浙江征倭,连败倭寇,斩首近400级,溺毙和焚死者无算。战后彭荩臣升云南布政使司右参政,仍领保靖宣慰使司事。
王江泾大捷在历代正史、野史、地方志中均留下了大量记述。此役作战主力为永顺、保靖土兵。
现今京杭大运河中的长虹桥,即为王江泾大捷遗址,后还建立了王江泾大捷馆。
《明史》评价此战是“自军兴以来,称战功第一。”《明实录》称此役为“自有倭患来,东南用兵未有得志者,此其第一功云”。年近古稀的彭荩臣与他的儿子彭守忠,在国家蒙羞、黎民蒙难的紧要关头,万里赴戎,舍生取义,民族英雄之誉,舍此其谁?
纵观各类史书记载的王江泾之捷,其时间和细节均有出入,现据《筹海图编》《嘉靖平倭祗役纪略》《吴淞甲乙倭变志》载:嘉靖三十四年四月二十日,贼首徐海探知嘉兴及杭州空虚,率众四千余,水陆并进,突犯嘉兴,再攻省城,沿途军民惊恐万分。参将卢镗受命督领保靖土兵支援嘉兴,俞大猷负责督导永顺土兵、广西狼兵,由泖湖间道奔赴平望,扼堵倭贼归路,汤克宽带领水师从中路袭击。经诸军会剿,共擒斩倭贼三千余级。史籍对擒斩倭首数量表述不一,有说一千九百余级、一千九百九十有奇、两千余级、二千四百余颗、五千余级等,溺水死者不可胜计,倭酋光和尚被斩,余贼不及数百,奔归老巢柘林。战后,胡宗宪命令士卒垒累倭寇尸首,砌筑京观,立石于巅,改王江泾为“平倭泾”。
嘉靖三十五年(1556),当倭寇再度沓至之时,彭翼南与彭荩臣再次带领精兵三万人迅疾赶到浙江平湖,柘林倭贼尽行殄灭。朝廷闻捷后,又是大加褒扬奖赏。
“青山处处埋忠骨”,“古来征战几人回”。朝廷授予保靖土家军“东南战功第一”的荣誉,彭荩臣授为“昭毅将军”,任云南布政使。
嘉靖三十九年(1560年),彭荩臣病故于云南。一代英雄,魂归故里。客死他乡后,彭荩臣回葬于保靖县迁陵镇风筝坪。
保靖的民族英雄,保靖人民代代铭记。
巴风楚韵人文久,秋实春华故事多。就在埋葬彭荩臣的风筝坪下的酉水新码头,廊桥天街正在拔地而起。新时代的保靖,又一投资、经商“洼地”款款而来。
—— END ——
部分图源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